盛夏时节,敖溪镇指挥村窝塘组西瓜基地。
数不清的西瓜映着骄阳,泛出翠盈盈的光晕,满园的西瓜如同陶皮的玩童,或懒洋洋的晒着太阳,或羞涩的躲进瓜叶丛中。瓜农们忙碌着采摘、搬运、装车。
“我家种了3亩西瓜,亩产在6000斤以上,按今年的市场价算,一亩西瓜可以卖7000元左右。瓜农毛国平满脸喜色。
瓜农徐华平走了过来,看得出,今年他家地头的光景也不错,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:我们这个地方土质适合种西瓜,种一亩西瓜相当于种三年包谷的收入,西瓜卖完了还可以种蔬菜,收入可能在5000至6000之间,这样的话,一亩地一年可以收入12000元左右。
瓜农易祖强插话了:“和往年相比,今年我们的西瓜栽植的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突破,所以品质提升了,瓜的价格也上去了。这要感谢党代表杨先念呀,要不是他,我们可能还在包谷地和水稻田中忙着呢,哪里会有这么好的收成哟,放在以前,连想都不敢想哟......”
据了解,窝塘组有65户人家,耕地260余亩,今年,该组42户人家种上了西瓜,共计136亩。这里出产的西瓜个头大、皮薄、甜度高、瓜肉口感佳,很受顾客的喜爱。加之上市早、产量高、供不应求,在这个盛夏时节,前来赏瓜、买瓜的人常常络绎不绝,忙碌的窝塘村充满着爽朗的笑声。
瓜农们念叨着的杨先念,今年35岁,敖溪镇指挥村窝塘组农民,中共党员,镇六届党代表。杨先念有丰富的西瓜种植经验,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人,自2011年当选为镇党代表以来,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,经常帮助服务和联系群众,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,多方帮助和带动其他群众共同致富,村民们说,他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名代表的履职风范。杨先念原本不是本村村民,是当上了敖溪镇指挥村一户人家的“上门女婿”后,才从白泥镇来到当地定居的。以前他家主要靠几亩地种植玉米维持生计,岳父母身体一直不太好,所以,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
2002年,本村有人从盛产西瓜的白泥镇草坪村带来了西瓜种植技术,准备邀约大家进行规模化种植。一直以来,窝塘组家家户户都以传统的农业烤烟、水稻、玉米、油菜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,大家对西瓜的种植闻所未闻,不敢轻易尝试。身为村民组长的杨先念,经过一番考虑后,冒着失败的风险,率先在自己的自家地里种起了西瓜。最初,由于不懂栽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,当年亏损了两千多块钱,一家人顿时陷入了危机恐慌。但是杨先念没有慌,更没有退缩,决意继续走“西瓜路线”。卯上了劲的杨先念,根据窝塘的土质,认真琢磨起西瓜的种植了。找能人、拜名师,请专家,通过一年的摸索试验,他渐渐由外行变成了内行。2004年,杨先念家的西瓜终于赢来了收效,2亩西瓜收入了9000余元。窝塘组的土质有别于指挥村其他村组,那里的土地不适应种植其它经济作物。何不大力推广西瓜的种植呢?如若成功,岂不是给村民们拓宽了一条致富大道?初尝到西瓜的甜头的杨先念开始做通盘考虑了。于是,他用自己亲身经历现身说法,一家一户的上门发动村民改种西瓜。
多数村民被杨先念说动了心,愿意跟着他一起奔日子,从此,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“西瓜路线”在窝塘组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为了让瓜农们都掌握西瓜种植技术,他查阅了余庆县城各大书店关于西瓜种植的书,一年来回往返于西瓜种植地白泥镇几十回,深入到每家的瓜地里,从选种、育苗、移栽、施肥以及授粉等环节进行手把手的讲解指导,提高瓜农种植技术,做好引导、示范和带动。经过发展,2008年,窝塘组的西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了40余亩,本土西瓜入市,打破了外地西瓜垄断敖溪市场的传统格局。加之窝塘良好的地理环境所生产的西瓜口感脆甜,很受当地人喜欢,窝塘西瓜小小的“走红”了一回。走红的西瓜,为窝塘的瓜农鼓起了钱包,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富足感当年,杨先念被评为致富带头人,优秀瓜农,并被公推连任村民组长。从此,杨先念一门心思扑在“西瓜路线”上了,决心带领村民大力种瓜,更上层楼。
窝塘组,因为党代表杨先念,因为杨先念的“西瓜路线”而发生了向富向美的深刻变化。深刻变化的背后,彰显着一个农民的儿子,一名共产党员,一位党代表令人佩服的精神风范和引领作用。在农村经济结构大转型的今天,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下,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,广大农村需要更多的杨先念涌现出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