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16年5月底,我们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,纳入集中整顿,我们作为老党员也觉得脸上无光,自从杨支书来了以后,全身心投入村里工作,与村干部、群众打成一片,搞产业发展、协调改善基础设施,让我们村成功摘下了“后进”的帽子,我们也觉得舒畅多了”。高坡村老党员田茂林说道。
刘景贵所说的“杨支书”就是构皮滩镇高坡村支部书记兼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杨贵奎,男,现35岁,退伍军人,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于2016年8月到高坡村开展驻村工作,从此,便开启了他的扶贫之路,也开始了他的小幸福。
高坡村,距构皮滩集镇12公里,辖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7731亩,共有22个村民组864户3562人,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506人,目前还是省级二类贫困村之一,贫苦任务之艰难不可想象,可就是在这脱贫任务艰巨的高坡,杨贵奎却以军人的姿态,埋头苦干,一心一意为脱贫出列寻找出路,享受着自己的幸福。
要致富先修路,杨贵奎明白,要想使高坡摘掉贫困的帽子就必须把路修通。于是,他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,为老百姓做思想工作,开群众会等完成了总投资105万元8.8公里的流源石笋坳至木龙水公路开挖硬化项目和总投资218万元6.8公里的关高公路硬化项目。如今,这两条路已全部完成修建。“杨支书,感谢你,要不是因为有你,恐怕我们现在走的还是泥巴路,到村委会还得走3个小时,现在不光路好了,到村委会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,这一切多亏了你啊”这是高坡村最边远也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高坡“蛮荒之地”木泷水群众刘景贵在通组路修通时所说的原话。杨贵奎指着4米5宽的关高公路说“看,这条通组路共6.8公里,依着山谷,穿过松树林,盘旋曲折,像一条浅色的带子,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,多美啊,这就是我的幸福。”
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命脉,只有村民腰包鼓了,经济收入增加了,村民才能有更多的幸福感,才能真正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,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,要想经济发展起来,就必须使产业从“输血”走向“造血”。为使高坡村有属于自己的集体经济,突破集体经济为零的窘迫,杨贵奎就组织带领村干部到处学习取经,通过不断研究,结合高坡村实际情况,终于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形成了“支部+合作社+致富带头人+贫困户”的特有模式,在高坡村小泥田完成了总投资450余万元的温氏养殖小区1个,第一年出栏生猪达4800余头,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余元全部用于贫困户的分红。杨贵奎说“村集体经济有收入了,看着贫困老百姓笑嘻嘻的领到分红,这就是我的幸福。”
2018年1月,高坡村迎来了国家第三方脱贫评估验收,为使高坡村顺利通过验收,杨贵奎经常加班到深夜,对村级资料进行查漏补缺,甚至累到在饭桌上,连续40天没有回过一次家,而就在那个期间,其妻子已怀孕9个多月,正在家里面待产,以至于妻子在医院生产时都无法在陪在妻子身边。皇天不负有心人,高坡村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脱贫评估验收,当别人问到是什么力量可以使他舍小家为大家时,他眼里含着泪光这样说道“我对不起我的妻子,对不起我的孩子,在她出生时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她,但我身后是整个高坡的脱贫攻坚,我是一名军人,是一名驻村干部,更是一名共产党员,这段时间,我不能缺席,高坡顺利通过验收,这就是我的幸福。”
这些,紧紧是杨贵奎在高坡村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,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,构成了他成千上万的幸福,也是助推他坚持走下去的动力,他正用他的英姿飒爽绽放在高坡脱贫攻坚的每一个角落,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脱贫力量,用行动诠释着担当,用责任实现着价值。
|